數量創“五年規劃”歷史之最
作為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首個五年規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下稱《綱要》)於3月13日正式發佈。在這份關乎國家未來發展的頂層設計中,成都被數次“點名”。據不完全統計,《綱要》直接賦予成都重大任務17項,數量創“五年規劃”歷史之最。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採訪多位頂尖專家學者,從《綱要》中的成都元素解讀國家戰略意圖和成都使命擔當。 關鍵詞1 位列城市羣第一方陣 記者注意到,《綱要》在“推動城市羣一體化發展”一節將全國19個現有主要城市羣分為三個層次,分別做“優化提升”“發展壯大”“培育發展”的針對性建設。其中,位於第一方陣的五大城市羣,除了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三足鼎立”的一線城市羣,還新增了成渝和長江中游兩大城市羣拉動中西部崛起。 “成渝城市羣作為中國經濟增長第四極的定位毫不意外,根據我們對成都的長期關注和研究,近幾年成都在整個全國經濟版圖中的地位上升是有目共睹的,休閒宜居沒有變,創新活力凸顯出來了!”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經濟學院執行院長陳憲指出,“十三五”時期,成都經濟社會發展指標“跑”到了前面,對內樞紐和對外門户的地位凸顯,因此《綱要》賦予成都17項重大任務,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作為戰略牽引,將建設成渝世界級機場羣等重大項目工程作為支撐重大戰略落地的實際舉措。 “可以預期,經過‘十四五’成都將會得到更快更好的發展,相對於北上廣深而言,我相信成都的年均增長和上升空間將會更大!”陳憲表示。 事實上,“十三五”期間,伴隨着多個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相繼落地,中國經濟新增長極多點開花,區域協調發展向更高層次和水平邁進。2020年初,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首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成渝城市羣建設中國經濟“第四極”亮出信號。在《綱要》中,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再次得到進一步明確。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在接受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專訪時提出,不同於長三角、珠三角等目前建設趨於成熟或比較成熟的城市羣,以成渝地區為主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以武漢為中心的長江中游城市羣基礎稍弱,但通過3~5年努力,極有可能成為國際大城市羣。 關鍵詞2 四大世界級機場羣之一 “十三五”規劃綱要,對成都聚焦於天府國際機場和國際航空樞紐的建設。五年後的“十四五”規劃綱要,成都有了明顯的“升級”。在鏈接全球航空網絡上,提出打造成渝世界級機場羣;除了航空樞紐建設,還明確了建設川藏鐵路、西部陸海新通道,提質改造川藏公路G318線,打造國家物流樞紐,提高中歐班列開行質量等等,可謂“空鐵公水”的全面提級。 “一個城市或地區在全球城市體系中的地位,跟城市機場在全球航空網絡中的地位是正相關的。特別是成都這樣缺乏港口的城市,機場將是其參與全球化的重要戰略性資源。”中國城市中心總工程師、國土產業交通規劃院院長張國華認為,隨着當下全球化的進一步推進,港口作用在下降,機場的作用在提升。 張國華注意到,國家將四大世界級機場羣之一“落子”在成渝。他認為,這是基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位於“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交匯點,其對於中西部城市的帶動作用,是別的城市羣所不具備的。同時,與我國佈局的另外三大世界級機場羣相比,成渝城市羣沒有世界級港口羣,那麼“十四五”時期成渝世界級機場羣如何與世界級城市羣協同發展就至關重要。 “成渝世界級機場羣能不能建好,在於成渝能不能向世界輸出更好的服務,以更高端的生產要素更高效地注入產業。” 下轉03版 縱觀7萬餘字的《綱要》,藴藏着大量的成都機遇。重大戰略方面,明確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區域性科技創新中心等;重大政策方面,明確建設成都西部片區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提升國家級育制種基地水平等;重大工程方面,明確建設川藏鐵路、西部陸海新通道,提質改造川藏公路G318線等。 《“十四五”規劃綱要》 涉及成都事項 經初步梳理,《綱要》賦予成都重大任務17項,數量創歷次五年規劃之最。 ❶重大戰略(6項) 前所未有凸顯了成都在全國發展版圖的戰略擺位。 1.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 2.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設區域科技創新中心。 3.優化提升成渝等城市羣。 4.建設成渝世界級機場羣。 5.推進實施共建 “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 6.發揮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示範帶動作用。 ❷重大政策(4項) 前所未有賦予了成都先行先試、率先突破的責任擔當。 1.提高中歐班列開行質量,推動國際陸運貿易規則制定。 2.建設成都西部片區等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加強改革授權和政策集成。 3.提升四川等國家級育制種基地水平。 4.打造巴蜀文化旅遊走廊。 ❸重大工程(7項) 前所未有強化了成都引領西部乃至全國高質量發展的功能支撐。 1.建設轉化醫學研究設施。 2.推進120個左右國家物流樞紐建設。 3.提質改造川藏公路G318線。 4.建設成都重慶至上海沿江高鐵。 5.實施四川都江堰等大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現代化改造。 6.實施川藏鐵路、西部陸海新通道、北斗產業化等重大工程。 7.建設6個區域應急救援中心和綜合應急實訓演練基地。 |
本網站所刊登的所有內容, 包括但不限於圖片、文字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等, 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 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 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 必須為作者署名並註明“來源: 成都商報”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 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侵權舉報電話: 028-86783636
新聞熱線 86612222 | 服務熱線 86613333
訂報熱線 87677175 | 廣告熱線 86510016
本報職業道德監督電話 86753210
投遞質量投訴電話 87677175
總編信箱 cdsbzongbian@163.com
本社地址:成都市紅星路二段159號 610017 | 蜀ICP備:07003170號
Copyright ©1996 - 2017 C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隱私保護 版權所有 成都商報